在抗日戰(zhàn)爭和解放戰(zhàn)爭中,山西省萬榮縣有許多優(yōu)秀兒女奔赴前線,拋頭顱、灑熱血,為民族解放獻出了寶貴生命。巾幗英雄樊旦就是其中之一。
樊旦(1921—1943),女,原名樊京窕,又名石堅,出生在萬榮縣榮河鎮(zhèn)一個比較富裕的農(nóng)民家庭。讀完小學后,她進入榮河縣立女子高級小學就讀。盡管家境比較富裕,但那時,農(nóng)村女孩上學讀書并不容易。因此,樊旦很珍惜讀書的機會。她發(fā)奮讀書,刻苦用功,每當遇到疑難問題,弄不懂決不罷休。因此,她的學習成績常常名列前茅。
樊旦不僅學習好,而且生性倔強、潑辣。她思想解放,愛讀進步書籍,敢說敢做敢當,當?shù)厝罕姵=兴凹傩∽印薄?/p>
當時,即便是農(nóng)村也不再強令婦女纏足。但卻有地方要求女孩子穿“小襪”(纏足婦女所穿的半襪,直筒無底,罩在裹腳布外)。樊旦認為這是變相的纏足,堅決反對。她不僅自己拒絕穿“小襪”,還和一些思想進步的女子上街宣傳,宣講男女平等。
農(nóng)村當時流行封建迷信,打墻時不準婦女近前,更不準婦女越墻而過,說婦女近前不吉利。樊旦認為這是輕視婦女,偏不買這個賬。某天,她家打墻,她領著一群女孩子,趁人吃飯時,在墻上翻來翻去。她一邊翻越,一邊說:“我看這墻怎么倒!”
從榮河女子高級小學畢業(yè)后,樊旦考入安邑女子師范。時值“一二·九”運動爆發(fā),她帶領同學們到縣城街上和附近農(nóng)村宣傳抗日。畢業(yè)后,她和榮河村的女青年柴梨仙、柴仙桃、柴親善等人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。
1937年,樊旦在榮河縣犧盟會分管婦女工作,是萬榮婦女運動的早期領導者。她常常女扮男裝,一個人到西師、五福等村宣傳抗日。翌年,她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積極發(fā)動婦女入黨。當時,榮河縣有130名黨員,其中女黨員就有30名,是附近各縣中女黨員最多的縣。
1939年,樊旦任汾南辦事處婦女委員會組織部部長。她發(fā)動婦女做軍衣、軍鞋,為八路軍、游擊隊募捐,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。同年12月,閻錫山發(fā)動“晉西事變”,她和榮河縣農(nóng)救會、婦救會、青救會等組織的同志們被一道編入山西新軍二一二旅,隨軍行動。
1940年,她到抗大太行分校和中共北方區(qū)委黨校學習,并參加了太行反“掃蕩”斗爭,被評為模范黨員。
樊旦喜好玩槍,尤其喜歡射擊,平時會主動練習槍法。她常常在夜間點燃一爐香火,逐根射擊,時間久了,就練得一手好槍法,被同志們譽為“神槍手”。
一次行軍時,她所在的部隊偶遇日軍。她拔出雙槍,左右開弓,沖鋒在前,英勇殺敵,打死打傷不少敵人。她曾跟隨部隊兩渡汾水,長途跋涉兩千余里,餓了就吃野菜充饑,從來沒有喊苦喊累。
1943年,樊旦隨中央派往華北局的百余名干部到太行軍區(qū)工作。恰在這時,日寇對根據(jù)地發(fā)動了“鐵壁合圍”的大“掃蕩”,她幾次機智地沖破敵人的封鎖包圍,化險為夷。
這一年,組織決定讓她到延安學習。部隊行軍到河北滿城附近時,不幸被日軍包圍。雙方連續(xù)激戰(zhàn)幾個晝夜,終因敵我力量懸殊,樊旦所在部隊的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。在這次戰(zhàn)斗中,樊旦一連射殺了十多名日軍,終因子彈用盡,被敵俘虜。
敵人企圖從她口中獲取軍事情報和共產(chǎn)黨員名單,她憤怒地斥責道:“中國人民是欺騙不了的!日軍的心思,中國人民早就看透了!”日寇用麻繩抽打她,她便高呼:“打倒日本帝國主義!誓死不當亡國奴!”日軍惱羞成怒,將她殘忍殺害。
樊旦,用22歲的年輕生命,書寫了抗擊日寇的最美華章。為了表彰她對民族解放事業(yè)作出的貢獻,晉察冀邊區(qū)政府授予她“戰(zhàn)斗女英雄”的稱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