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卡三级,在线毛片免费,黄色成人在线播放,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

搜索 解放軍報

王璞:寧為抗戰(zhàn)死,不做亡國奴

來源:人民日報 作者:翟英琴 責任編輯:趙鐳餉
2025-08-18 14:58:55

到野場村尋訪王璞

■翟英琴

驅(qū)車一小時,從保定市區(qū)進入順平縣城,再40分鐘,到達大悲鄉(xiāng),綠毯一樣的華北平原,就此鼓起一個個山包,牽手太行山脈,越往西北,山勢越高。陽光普照,山包也是綠色的,青綠波浪在風中涌動。

跟著導航,在山中行駛,轉(zhuǎn)到一條村路,很快見到一塊晚霞紅的銘牌石,矗立在被綠色掩映的路旁,“野場村”3個大字用紅筆書寫,十分醒目。再往前,是“蜜薯種植園”的灰底白字招牌,明黃色的招牌頂部在綠色中很亮眼。

下午兩點,我們來到野場村。入村的主干道是條水泥路,小英雄王璞的事跡介紹和王璞的畫像,從街道兩側(cè)迎面而來。王璞一手持紅纓槍,一手握拳站在路旁,英氣四射,呼之欲出,讓人自然聯(lián)想到他站崗放哨時的情景。

“共產(chǎn)黨,八路軍,處處都在為人民,打光鬼子打垮漢奸,保家衛(wèi)國人夸贊……”82年前的那些孩子們,跟著八路軍學會了好多歌,那是八路軍戰(zhàn)士為孩子們原創(chuàng)的歌。學校的老師也教孩子們唱歌。臧建曾經(jīng)教過王璞,他教孩子們革命道理,還善于寓教于樂,教孩子們在山坡上做游戲。那一次,王璞腰里扎了一條野葡萄蔓,手里拿著一個小木槍,一邊比劃一邊唱:“我是小小兵,請你莫看輕。誰要欺負咱中國,小小手槍不留情。”緊接著,頭上頂著灰軍帽、手里提著一枚廢手榴彈的王偉上場,他唱道:“手榴彈,手榴彈,打起仗來真是沾(方言,意為“行”),先炸鬼子的兵和馬,再炸那指揮官?!倍d假扮鬼子,歪戴黃帽子,扛著一桿用麻紙糊的旗,旗上用紅墨水畫了個圓坨坨。二興東瞅西看,唱道:“日本鬼兒,就是我,殺人放火啥都做……”隨后二興彎下腰,掏出火柴,假裝放火的樣子。王璞他們一齊沖上去,大喝:“不許動!舉起手來!繳槍不殺!”二興慌忙舉手投降。圍觀的同學齊聲高喊:“打倒日本帝國主義!”

游戲結(jié)束后,臧建臉色很嚴肅,也很激動,拿起粉筆,在黑板上用力寫下10個大字:“寧為抗戰(zhàn)死,不做亡國奴。”

寧為抗戰(zhàn)死,不做亡國奴。這10個大字,像一枚枚生命力頑強的種子,播種在王璞的心田。王璞擔任兒童團的團長,做游戲時活潑,站崗放哨時嚴肅,沒有路條的,堅決不放行。堅持原則的王璞,還真抓住了來探聽消息的特務。

1973年冬,韓盼山曾在山西省寧武縣陽方口煤礦采訪臧建。當時,韓盼山是河北大學中文系的教師,剛大學畢業(yè)留校。他想寫王璞,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去搜集王璞的事跡。那時,距1943年“野場慘案”隔著30年,慘案幸存者、教過王璞的老師和經(jīng)歷過抗日戰(zhàn)爭的人,許多還健在。所以,韓盼山在保定野場村及其周邊采訪后,還奔赴張家口、北京、山西等地尋訪,獲得大量一手材料,于1977年出版了《王璞》一書。韓盼山是我的大學老師,得知我原籍順平縣,跟我講起尋訪的往事。2013年,我想為孩子們創(chuàng)作“烽火少年”系列兒童小說,《他叫王璞》是其中的一本。在查閱史料的基礎上,我借閱了韓盼山老師的采訪筆記?!胺榛鹕倌辍毕盗凶髌酚?015年出版。

10年,彈指一揮;10年,人事變遷。這次到野場村,我又專門為王璞而來,為82年前的“野場慘案”而來。野場村位于大悲鄉(xiāng)中部,太行山的山腳下,村子不大,只有100多戶人家。這座背山向陽的山村,在烈日下格外安靜,各戶正閉門午休。從主路往南,清風從山口吹來,涼爽如綠樹之蔭。在這里,我會遇到誰?

我等不及人們睡醒,便通過朋友聯(lián)系了王帥,他是野場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,90后,平時帶領(lǐng)30多個小伙伴做光伏施工安裝工程。得知我此行的目的,王帥又打電話請來石蘭科。

石蘭科今年72歲,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退休教師,健談,思維敏捷。石蘭科是從小聽著王璞的故事長大的。

爺爺奶奶們講,1943年5月7日清晨,日本鬼子分成兩路,山頂上一路,山底下一路,夾擊石溝。漢奸告密,石溝里藏著許多老百姓。翻譯官開始問,八路軍的糧食、服裝、槍支彈藥都藏在哪兒?當時,晉察冀軍區(qū)9分區(qū)后方供給部駐在野場村。翻譯官說:“誰知道,說出來,皇軍有賞。”石溝里的百姓,有大人,有小孩,翻譯官問第一遍,誰都不說。石溝是東西方向的溝,日本鬼子在南邊的地堰上架了3挺機槍。見人們不說,鬼子朝對面的大山開了槍,以此威脅人們。翻譯官說:“如果不說,就是死?!?/p>

在這關(guān)鍵時刻,14歲的王璞站出來說:“爺爺奶奶們,叔叔大爺們,咱們誰也不能說,寧為抗戰(zhàn)死,不做亡國奴!”鬼子惱羞成怒,把王璞從人群中拽了出來,用槍托打,讓他指認八路軍和村干部。小王璞拒不配合,敵人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,王璞寧死不屈。敵人沖著人群開了槍,頓時血流成河。王璞和他母親張竹子都犧牲了。當時沒死的,鬼子端著刺刀挨個挑。在石溝一塊只有半畝大的地堰里,人們成堆倒下。有的人受了傷,被壓在尸體下面,躲過鬼子的刺刀,等鬼子撤退后才從死人堆里爬出來。

石蘭科印象很深,他小時候村里有位奶奶沒有嘴巴,喝粥的時候,直接把粥倒進喉嚨里,吃餅子、饅頭,要掰碎了,一點點投進喉嚨里。后來石蘭科才知道,她是從慘案中逃出來的,嘴巴中了槍,嘴唇、牙齒、牙齦都被打飛了。

每逢清明節(jié)和5月7日,野場村的人和周圍的村民,都要到發(fā)生慘案的石溝掃墓祭奠?!耙皥鰬K案”犧牲的118人,大部分是野場村人,有好幾家全家被殺。周邊的解放村、王家莊、龍王水村、黃巖村都有犧牲者。

石蘭科告訴我,前幾天中央電視臺專程來野場村拍攝抗日英雄譜,他和王興華都參加了拍攝。說到王興華,我忽然想到韓盼山1973年也曾采訪過王興華。

王興華出生于1931年,慘案發(fā)生時,他12歲,王璞14歲,他們都在兒童團。隨著時光流逝,慘案的幸存者歲數(shù)越來越大,他們相繼消失在時光的褶皺里。今天能采訪到王興華嗎?

很幸運,石蘭科幫我聯(lián)系了他。

王興華坐在輪椅上,在自家院外的墻根下乘涼??吹轿覀?,他竟然下了輪椅,站起來,走了好幾步,來迎接我們。我驚呆了,擔心他摔倒,忙小跑過去,和他的手緊緊握在一起。

“我爹我娘,都死在慘案中,他們用身體護住我和7歲的弟弟?!闭f到這里,淚水從王興華眼中溢出來。他像個小孩子,哭著給我看他右腳上的槍傷。傷疤赫然,在夏日中控訴著侵略者的暴行。石蘭科跟王興華兩家是鄰居。慘案發(fā)生后,石蘭科的娘看沒了爹娘的王興華兄弟可憐,經(jīng)常給他們送飯吃?,F(xiàn)在已是鮐背之年的王興華平時跟兒子住在城里,但他清楚記得慘案,記得鄉(xiāng)親們對他們的好。

站在王興華的家門口,對面路旁是王璞的英雄事跡和“野場慘案”介紹。沿著路往東,出了村子,有王璞和117位鄉(xiāng)親壯烈殉國的紀念碑,還有慘案發(fā)生地——石溝。

野場村的石溝,在日本侵略者沒來之前,曾經(jīng)種滿桃樹,春天桃花灼灼,盛夏甜桃累累。如今的石溝,周圍長滿莊稼,跟大山一樣滿目蒼翠。石溝里,青草匍匐,在緬懷82年前那些逝去的生命。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