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卡三级,在线毛片免费,黄色成人在线播放,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

搜索 解放軍報

吉鴻昌:鐵血英雄家國心

來源:河南省紀委監(jiān)委網(wǎng)站 作者:閆高炯 責任編輯:趙鐳餉
2025-04-06 15:32:50

吉鴻昌:鐵血英雄家國心

■閆高炯

他是一個為信仰而不懈奮斗之人,他是一個為時代而勇于犧牲之人,他是一個為大愛而舍小愛之人,他是一個以清廉而精神長存之人,他是一個面對敵人橫刀立馬而面對死亡坦然處之之人,他又是一個身懷家國之心而又忠孝傳家之人。

吉鴻昌,字世五,原名吉恒立,1895年出生,河南扶溝人,素以忠誠于黨、身懷大義、正直清廉令后世傳頌。

為大愛舍小愛的家風楷模

“紅霞”乃是吉鴻昌對其妻子胡紅霞的稱呼,在吉鴻昌多年的軍旅生涯中,夫人胡紅霞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。

1926年,還是旅長的吉鴻昌經(jīng)人介紹認識了出身書香門第的蘭州女子師范學校的女學生胡蘭英。此后,夫妻兩人夫唱婦隨,同甘共苦,恩愛無比。從1927年結(jié)婚到1934年吉鴻昌英勇就義,在共同相處的8年時間里他們相敬如賓?;楹?,吉鴻昌將妻子的名字“蘭英”改為“紅霞”,寓意妻子有“霞光萬道”之美。

1932年,吉鴻昌在天津的住宅成了黨組織的地下聯(lián)絡站,作為妻子,胡紅霞非常支持他的革命活動,和吉鴻昌一起變賣財產(chǎn)衣物,為抗日前線籌集軍火。

1934年11月9日,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軍統(tǒng)特務暗殺受傷,遭法租界工部局逮捕,并引渡給北平軍分會。吉鴻昌被捕后,胡紅霞百般進行營救。由于中國報紙肆意歪曲真相,胡紅霞便找到英文《京津泰晤士報》,及時報道了國民黨企圖暗殺吉鴻昌的卑劣行徑。胡紅霞還曾專門到泰山向馮玉祥求助。在吉鴻昌被法租界工部局引渡給國民黨政府前,胡紅霞甚至打算賣掉位于法租界的房子,聘請法國律師用訴訟的方式阻止這次引渡。

吉鴻昌得知此事后,在就義前幾小時,給妻子寫下了一封家書,信中的殷殷囑托充滿了他對妻子、兒女深深的愛護和關(guān)心。

“人終有死,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,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。家中余產(chǎn)不可分給別人,留作教養(yǎng)子女干等用?!彼膭钇拮訛榱藘号某砷L,堅強地活下去。叮囑妻子不要再為自己的事情來回奔波,更不要用房子來做無用的營救,這也暗示吉鴻昌早已看透了國民黨的丑惡嘴臉,表明了他對國民黨反動本質(zhì)的清醒認識和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。

“以成有用之才”是吉鴻昌對子女們的期望,讓他們好好學習成為對國家對民族有用之才,報效國家、民族,讓革命前赴后繼。

“家中繼母已托二、三、四弟照應、教(孝)敬,你不必回家可也?!本土x之前,吉鴻昌在安慰妻子、關(guān)心子女成長的同時,不忘盡孝?!皣?、永昌、加昌等見字兄已死矣。唯兄所恨者,先父去世囑托繼母奉養(yǎng)之責,吾弟宜竭力孝敬不負父兄之托也?!碑斎?,吉鴻昌總共寫了三封信,除了給妻子的信之外,這是吉鴻昌寫給三個弟弟的絕筆信,流露出強烈的孝子情懷。

吉鴻昌就義后,在他貼身小褂的口袋里,夫人胡紅霞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根小鉛筆頭和一張小小的香煙紙,上面寫著兩行字,一行寫著“不要告訴我太太知道”;另一行是“不要厚殮”。三封遺囑和一張小小的紙片,輝映著吉鴻昌將軍愛家愛國、孝廉、節(jié)儉這一永垂不朽的家風傳承和時代風范。

吉鴻昌的女兒吉瑞芝說:“父親在留給母親的遺書中說‘夫今死矣,是為時代而犧牲’。小時候他經(jīng)常給我講故事,結(jié)尾總是用‘我是中國人,不當亡國奴’來結(jié)尾,這種愛國的情懷,我牢記了一輩子!”這正是其良好家風的見證。

紅霞吾妻鑒:

夫今死矣!是為時代而犧牲。人終有死,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,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。家中余產(chǎn)不可分給別人,留作教養(yǎng)子女干等用。我筆囑矣,小兒還是在天津托喻先生照料上學,以成有用之才也。家中繼母已托二、三、四弟照應、教(孝)敬,你不必回家可也。

鴻昌手啟1934年11月24日

為信仰奮斗的共產(chǎn)主義戰(zhàn)士

出身貧苦農(nóng)民家庭的吉鴻昌,養(yǎng)成了剛直倔強、富于正義感、從不向困難低頭的性格,也正是這種性格,他在加入馮玉祥的軍隊后,很快得到重用。

1926年,吉鴻昌任西北軍19師師長期間,對共產(chǎn)黨員在軍隊中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人員就很尊重,并和士兵一起聽課,對“當兵救國、為民造福”的思想有了新的認識。他常和中共陜西黨組織的創(chuàng)始人、國民軍駐陜西總部政治部主任魏野疇在一起談論革命新形勢,還支持共產(chǎn)黨把一些黨員和進步青年送進自己的部隊。

1927年7月,還在國民黨軍隊的吉鴻昌因為暗中保護共產(chǎn)黨員及其進步表現(xiàn),曾一度被免職,調(diào)到北平陸軍大學特訓班學習。他利用這段時間,仍和一些共產(chǎn)黨員秘密來往,還看了一些革命理論書籍,明白了不少革命道理。任寧夏省政府主席時,他在寧夏時照的一張照片上親筆題字:“公正純潔,為做事而做官,訓練民眾,使知四權(quán)運用,政治注重下層,工作適合一般民眾需要?!?/p>

1931年5月中原大戰(zhàn)剛結(jié)束,吉鴻昌為了表明自己為國為民的志向,也是為了沖擊那個時候官場的腐敗風氣,親自設(shè)計并書寫了他父親的遺訓——“作官即不許發(fā)財”這七個字,然后把它交給瓷廠,燒制了500個瓷碗,發(fā)給他的全體官兵,借以提醒大家記住作官不能發(fā)財。他不僅要求部屬這樣,自己更是率先垂范,從士兵到將軍,一直保持生活儉樸的風格。他還曾把積攢下來的薪俸交給父親在家鄉(xiāng)創(chuàng)辦貧窮子弟學校,使窮孩子能夠進學堂。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動來踐行自己的諾言:“作官即不許發(fā)財”。

1931年,吉鴻昌被迫按照蔣介石要求攻打紅軍,但他卻表現(xiàn)消極,經(jīng)常按兵不動,或拖延進攻,甚至給紅軍通風報信,并在與共產(chǎn)黨員鄧寶珊的秘密接觸下,逐漸產(chǎn)生了投奔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想法,還打算起義。后消息不慎泄露,蔣介石解除了他的兵權(quán),并強迫他出國“考察”。

1932年,吉鴻昌秘密回到天津,與共產(chǎn)黨建立了聯(lián)系,并表達了自己想要參加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愿望。當年秋天,吉鴻昌在北平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,成為一名共產(chǎn)主義戰(zhàn)士。隨后,按照黨的指示潛赴泰山聯(lián)絡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,并毀家紓難,變賣家產(chǎn)6萬元購買槍械。

1933年5月,吉鴻昌與馮玉祥、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,任第2軍軍長、北路前敵總指揮,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,連克四縣,殺敵1000余名,將日軍驅(qū)出察境,徹底回擊了“抗日三天亡國論”的投降主義思潮,將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再次點燃。

1934年,吉鴻昌前往天津繼續(xù)從事抗日活動,組織成立了“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”,并創(chuàng)辦《民族戰(zhàn)旗》雜志,通過租界郵局向全國愛國團體、軍隊投遞抗日宣傳品,而他位于天津的家也成為黨組織的地下交通站,被黨內(nèi)同志稱為“紅樓”。

1934年11月9日,吉鴻昌被捕后,面對敵人種種迫害逼供,大義凜然地說:“我是共產(chǎn)黨員,由于黨的教育,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,轉(zhuǎn)到工農(nóng)勞苦大眾的陣營里頭來。我能夠加入革命的隊伍,能夠成為共產(chǎn)黨的一員,能夠為我們黨的主義,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,這正是我畢生的最大光榮?!迸R刑前,吉鴻昌命令行刑之人:“到前面開槍!共產(chǎn)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,決不能在背后挨槍,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!”并高呼:“中國共產(chǎn)黨萬歲!”英勇就義,時年39歲。

吉鴻昌生前曾說:“我能夠毀家紓難,舍生報國,拒絕利誘,見危授命,這樣來抗日救國,這正是黨給我的感召,這正是黨的意志。”這句話講出了吉鴻昌一生思想發(fā)展和邁上革命道路的核心和根源。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動,踐行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祖國對人民的赤子之心,用一生的行動詮釋了信仰的力量。

為時代而獻身的民族英雄

“夫今死矣!是為時代而犧牲。”吉鴻昌在就義前給妻子信中第一句就如此寫道。短短11個字,卻表現(xiàn)出了吉鴻昌為爭取民族解放、實現(xiàn)革命理想,捐軀赴難、視死如歸的革命豪情。

吉鴻昌年少時就曾多次表示:“大丈夫要不惜五尺血肉之軀,報效國家!”

1931年9月,吉鴻昌被迫出國“考察”。臨行前,恰逢“九一八”事變發(fā)生,吉鴻昌發(fā)電報向蔣介石請命:“國難當頭應一致對外,愿提一師勁旅,北上抗日,粉身碎骨,以紓國難?!彪m未得允許,但卻道出了吉鴻昌心中的民族精神。此后他環(huán)游歐美,發(fā)表抗日演說,尋求國際聲援。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,有人問他:“日本有飛機大炮,中國憑什么抗日?”他拍著胸脯義正辭言地回答:“我們有熱血,有四萬萬人的熱血。中國人的憤怒已經(jīng)達到了極點,愿抱有寧為玉碎、不為瓦全的決心,誓死一戰(zhàn)!”

在國外,吉鴻昌對各種歧視中國人的現(xiàn)象非常不滿。有一次,吉鴻昌要往國內(nèi)郵寄東西,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。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:“你說自己是日本人,就可受到禮遇。”吉鴻昌當即怒斥:“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,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!”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,維護民族尊嚴,他找來一塊木牌,用英文在上面寫上“我是中國人”并將其掛在胸前,走在美國的大街上,讓每個人都能看到。一個真正忠貞為國之人,是不以國弱而恥辱、不因國破而逃亡、不因勢孤而放棄尊嚴,吉鴻昌,正是這樣一位人物。

1932年,吉鴻昌在上海“一·二八”抗戰(zhàn)炮聲中回到祖國后,隨即聯(lián)絡與發(fā)動舊部,組織武裝抗日,并專門寫了一首詩:“有賊無我,有我無賊。非賊殺我,即我殺賊。半壁河山,業(yè)經(jīng)改色。是好男兒,舍身報國。”但可惜的是,這樣的“民族大義”反遭國民黨軍隊持續(xù)的圍追堵截,吉鴻昌本人更是遭到通緝,最終于1934年11月9日在法租界被捕。

在刑場上,吉鴻昌面對死亡坦然自若,給妻子寫信告訴她“自己是為時代而犧牲”,并用樹枝作筆,以大地為紙,寫下了氣吞山河的就義詩: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今日羞。國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頭!”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抗日大業(yè),是救亡圖存,淋漓盡致地道出了英雄為民族大義勇于獻身、視死如歸的精神。

吉鴻昌以他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,給后人留下了忠黨愛國、清正廉潔、視死如歸的精神財富,尤其是他“作官即不許發(fā)財”的廉潔精神更是成為一代代黨員干部的精神傳承。

(作者單位:扶溝縣紀委監(jiān)委)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