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央視新聞客戶端 發(fā)布:2020-04-23 15:48:52
經過實地勘址、認真分析并報中央批準,交大的遷校方案后來做了調整:交通大學分設西安、上海兩地。至1957年底,西安有教職工2585人、學生6881人,上海有教職工2300人、學生5078人。1959年,西安交通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定名,同時躋身全國重點大學。
△這是1957年國務院關于交大分設兩地及1959年各自獨立建校的文件。
△西安交大校園里,有一條著名的梧桐大道。這些梧桐樹是60多年前西遷時從南方運來栽種的。這是部分西遷老教授行走在梧桐大道上。
西遷60余年,西安交通大學為國家輸送了27萬名各類人才,其中40%留在西部工作,為改變西部落后面貌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。
2005年12月,西安交大將“胸懷大局、無私奉獻,弘揚傳統(tǒng)、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”概括為“西遷精神”,并將每年的9月10日確定為“交通大學西遷紀念日”。
△這塊高2米的交通大學校牌,1956年從上海隨校西遷至西安,一直掛于學校北門(正門)。1992年校北門新建后,此校牌由校檔案館收藏。旁邊的沙發(fā)、樟木箱等家具,是學校為西遷人員專門定制并打包托運的。(總臺央視記者鐘銳拍攝)
△這位精神矍鑠的老教授叫胡奈賽,當年西遷時,她只有22歲。交大西遷博物館開放后,她一直有個心愿,想跟圖左的雕塑合張影。因為雕塑的衣服是仿照西遷時她的衣服樣式制作的,實在太有紀念意義。今天,她夢想成真。(總臺央視記者王曉東拍攝)
2017年11月30日,史維祥等15位經歷西遷的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,匯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體會和弘揚奉獻報國精神的建議??倳浶椿匦?,向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,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,為西部發(fā)展、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。在隨后的2018年新年賀詞中,總書記再次為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點贊。
△這是15位給總書記寫信的老教授。
△去年,西安交通大學“西遷人”愛國奮斗先進群體被授予“最美奮斗者”稱號。致敬詞這樣寫道:“你們是鋪路石,金子般閃耀在歲月的最深處;你們是螺絲釘,鉆石般旋轉在共和國的年輪里。”
穿越時空,學脈相承。以身報國,無問西東。三個月前的1月20日,習近平曾專門到另一所賡續(xù)學脈的大學——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舊址考察調研。總書記當時強調,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。他說,要培養(yǎng)有歷史感責任感、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。
22日,在交大西遷博物館,習近平勉勵廣大師生:“要發(fā)揚老教授們這種西遷精神。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后,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在艱難困苦中歷練、成長起來的。我也完全相信我們的交大人,我們西部的同志們,一定會在未來的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,為中華民族立下卓越的貢獻!”
從昆明的西南聯大舊址到西安的交大西遷博物館,總書記的足跡表露了心跡:對于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(fā)展同向同行的人,黨和國家始終不會忘記。
△總書記當天親切會見了14位西遷老教授。他說:“看了你們的信我非常感動,產生了強烈共鳴。”(總臺央視記者王曉東拍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