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弘揚——筑民族之魂
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;走得再遠、走到再光輝的未來,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,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(fā)。
近年來,設立烈士紀念日、提高烈屬撫恤標準、紅色旅游興起、抵制歷史虛無主義……“崇尚英雄,捍衛(wèi)英雄,學習英雄,關愛英雄”日益成為全民共識和社會風尚。
英烈保護法的制定與實施,無疑是對這種風尚的強大助推。
“英烈保護專門立法讓我們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備受鼓舞、更有信心。法律實施讓我們的工作有法可依,組織活動更有底氣,宣傳教育效果也更好了?!焙喜毯蜕o念館館長尹曉奔說。
英烈保護法明確要求,教育行政部門、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納入教育內容,組織開展紀念教育活動,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、集體主義、社會主義教育。
這部法律的有效實施,使愛國主義教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,讓青年一代更加意識到肩上責任重大。
今年烈士紀念日前夕,上海市龍華烈士紀念館針對廣大青年專門設計了“尋找英雄烈士中的鄉(xiāng)賢校友”活動,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青年人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鄉(xiāng)賢校友之中的英雄人物。
“英雄烈士們并不是一個遙遠的存在,他們或許與自己出生于同一個省市,亦或曾就讀于同一所院校,廣大青年朋友要感恩先烈們的付出,樹立起自己心中奮斗的目標,努力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。”該紀念館工作人員法子毅說。
湖南楊開慧紀念館主動走進校園、社區(qū)。該館館長彭春華說:“我們把楊開慧同志的事跡編成小故事、小冊子送進了100多所學校,針對不同的人群設置不同的主題在各地開展巡展?!?/p>
蒼山巍巍,江水泱泱。英烈精神,永續(xù)傳揚。
“紀念英烈、傳承精神,絕不僅僅只是烈士紀念日這一天的事情。需要我們持之以恒,不斷加大力度、創(chuàng)新形式,鼓舞大家不斷奮斗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動力?!敝袊F(xiàn)代史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說。
(參與采寫:熊豐、陳菲、謝櫻、陳文廣、石慶偉、于也童、蘭天鳴、陳晨、李浩)
(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