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國軍網-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:郭妍菲 發(fā)布:2025-07-22 07:30:31
一線自主協同:指揮棒該怎么用
——陸軍基層部隊提升合成訓練質效見聞②
■王若龍 文方兵 解放軍報記者 宋子洵
“戰(zhàn)術協同的邊界在哪里?”
自從接到上級賦予的“大抓合成訓練”任務后,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陸軍某旅三連連長王夏東的腦海。
作為全營頗有名氣的教練員,王夏東把戰(zhàn)術協同比作足球場上的局部短傳配合,他認為其難點在于配合效率,“如果能夠降低指揮層級,由一線指揮員按照戰(zhàn)場態(tài)勢,自主進行組織指揮,那么協同的效率將顯著提升?!?/p>
憑著一股子闖勁,王夏東取得很多亮眼成績,但也有過一些挫折。一年前的那次戰(zhàn)術演練,某個點位的協同失誤,影響了全營的戰(zhàn)斗進程,讓他記憶猶新。
“報告連長,人員‘傷亡’過重,需要無人作戰(zhàn)力量支援。”演練中,三連在一處地下通道遇“敵”反撲,推進受阻,只好請求幫助。但是,配屬該連的無人機組在執(zhí)行其他任務,而配屬一連的無人機組剛完成臨空偵察,正處于待命狀態(tài)。
王夏東立即請示上級,能否改派配屬一連的無人機組前來支援。得到批準后,該無人機組仍遲遲不見蹤影,原因是他們尚未接到指令,不敢貿然行動。經過反復溝通協調,一段時間后,該機組才抵達指定位置。但此時,三連的作戰(zhàn)進度已經落后于大部隊,后來圍剿“殘敵”之時,反被對方突破。
行動失利,王夏東痛定思痛。整整兩周時間,王夏東白天參訓跟訓,摸索協同戰(zhàn)法;晚上翻閱資料,學習經典戰(zhàn)例。很快,他有了新發(fā)現:戰(zhàn)斗行動中,各作戰(zhàn)分隊在營一級指揮下大多可以密切配合,但問題是,營指揮員不可能事無巨細、面面俱到,一旦遇到需要協同處置的緊急突發(fā)情況,他們又該如何迅速作出反應?
其實,這也是合成營指揮員一直思考的問題。
某次訓練,偵察小組傳回情報:“前方疑似出現‘敵軍’集結,申請炮火打擊。”某分隊指揮員一邊協調配屬炮兵分隊,一邊向營指揮所匯報情況。營指揮所當時對此并無異議,不料,經過綜合研判,卻定下改打“敵”重要設施的決心。然而此時,配屬炮兵分隊的炮彈已破膛而出。
無獨有偶。這天下午,支援保障分隊指揮員張思傲接到兄弟連隊配送給養(yǎng)彈藥的請求。為防止貽誤戰(zhàn)機,張思傲立即派出大量運力進行輸送。然而不久后,營指揮所發(fā)來指令,要求彈藥優(yōu)先保障火力分隊。此時,支援保障分隊只剩少數車輛,未能及時支援前方戰(zhàn)斗。
“按計劃協同,優(yōu)勢在于有案可循,各方心中有數,但靈活性不夠;基于戰(zhàn)場態(tài)勢的臨機協同靈活性強,但缺乏科學統籌,容易打亂仗?!睜I黨委議戰(zhàn)議訓會上,營連指揮員展開研討反思,最后著落在同一個問題上:“戰(zhàn)術協同的邊界在哪里?”
“打仗沒有方案不行,完全依照方案也不行?!睜I長指出問題關鍵,要求必須建立協同機制,把協同規(guī)則制定好。
隨后,眾人決心以兩種協同模式為基礎,在營統一統籌下,將部分權限下放,摸索出一套戰(zhàn)術協同的范本——支援保障物資可由連長直接支配的有多少,班組緊急呼叫火力支援應滿足什么條件,全營官兵需要熟悉哪些裝備性能參數和基本戰(zhàn)法……凡此種種,均得到了具體明確。
“連級之間相互溝通、營級統籌適當放權,這樣的協同看似簡單,實則難度很大?!痹撀妙I導告訴記者,要想從根子上解決問題,必須提升分隊指揮員的協同思維和全局意識。
為此,該旅機關牽頭,利用兵棋推演、網上對抗、指揮所演練等時機,組織開展指揮要素協同訓練,通過隨機導調、任務牽引等方式,錘煉分隊指揮員自主研判、自主決策、自主協同能力。前不久,在一次多兵種聯訓中,該旅某營與同層級的空降、聯勤保障作戰(zhàn)力量協同配合,高效完成既定任務,得到導演部高度評價。
“一線自主協同,把握好時機、對象、范圍、程度等極為重要,緊則僵、松則散?!痹撀弥笓]員趙海元告訴記者,隨著作戰(zhàn)層級和訓練重心向戰(zhàn)術末端延伸拓展,協同的邊界并非如楚河漢界般涇渭分明,即使再詳細的規(guī)范也不能將其完全囊括,“我們要做的,就是在一次次探索中嘗試和完善,并在實際中靈活運用,使之經受更多實踐檢驗?!?/p>
采訪手記
在“變”與“不變”中尋求制勝之道
■宋子洵
陳賡大將有句名言:“槍聲一響,再好的應對方案作廢一半?!边@告訴我們,要想在戰(zhàn)場上取得勝利,各級指揮員必須善于靈活指揮。
在合成戰(zhàn)斗、聯合作戰(zhàn)背景下,各任務分隊作為“體系之網”的一個節(jié)點,既要不折不扣堅決執(zhí)行上級命令,又要根據戰(zhàn)場態(tài)勢自主決策,這種“變”與“不變”,對“指揮鏈”的高效運轉提出了考驗。
具體到戰(zhàn)術協同上,要針對誰要協同、與誰協同、如何協同等問題進行原則性規(guī)范,什么情況需要上級集中統攬,什么時候放手一線臨機處置,皆應有所明確,不能等仗打起來了,再臨時進行請示和約定。各指揮層級都應始終牢記,“變”有一定之規(guī),“不變”須防教條僵化,制勝之道就在“變”與“不變”的對立統一中,切莫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