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迷茫到初定?
什么沒變?
什么變了?

美國海軍從2006年開始研發(fā)艦載無人機,起初的角色是長距離隱身轟炸機,然后被改為兼具偵察和打擊功能的戰(zhàn)機,最后被定位為加油機。毫無疑問,在艦載固定翼無人機發(fā)展上,美國海軍經歷了一段不算太長但也不短的迷茫期,最終在現有技術和現實威脅的雙重作用下,初步確定了前進方向。?
然而,確定方向不等于確定路徑,時至今日,外界仍然不知道未來要上艦的“黃貂魚”到底是條什么樣的“魚”。美國海軍甚至連一些概略的指標都沒公布,不過,從一些官方言論中或許能窺探一二。?
按照美國海軍的說法,“無人偵察/加油機”項目旨在打造一款多用途艦載無人機。至于對“多用途”的解讀,美海軍某高級官員曾表示:“需要在這款武器上添加一些‘情報、監(jiān)視和偵察’(ISR)功能?!币簿褪钦f,“黃貂魚”除了“主營業(yè)務”加油之外,還會加入情報、監(jiān)視、偵察能力。?
一定程度上,“黃貂魚”延續(xù)了“無人作戰(zhàn)演示驗證”項目和“艦載監(jiān)視與攻擊無人機”項目的基本發(fā)展思路:具備艦載遠程情報監(jiān)視和偵察能力。顯然,在無人機的優(yōu)勢領域,美國海軍的態(tài)度并沒有變。?
至于“黃貂魚”會是什么樣子,現在誰也說不清。有趣的是,參與競標的4家公司,都已經有了各自知名的無人機方案:波音的X-45“幻影射線”、洛馬的RQ-170“哨兵”、通用原子的“復仇者”-ER和諾格的X-47B。如今,各家都在忙著埋頭畫概念圖。最終,“黃貂魚”會從哪家脫胎呢?會是呼聲最高的X-47B嗎??
答案很有可能出乎意料,因為就連最基本的隱身性能,美國海軍似乎都不太想要。對于艦載無人機項目,時任美國海軍作戰(zhàn)部長喬納森·格林納特曾表示:“隱身可能是高估了,我們必須要正確審視,飛行器快速飛過大氣,那么將會擾動空氣分子,從而加熱空氣,我不關心發(fā)動機溫度可以做到多低,飛行器總是由此可以被發(fā)現?!庇捎趽碛幸恢姶蟮碾娮討?zhàn)機部隊,美國海軍向來對美國空軍隱身突防的做法十分不屑,近期更是決定繼續(xù)采購“大黃蜂”,對F-35C完全不著急。?
因此,基于有效的戰(zhàn)爭實踐,“黃貂魚”會不會強調隱身設計,還真的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。如果以上述4型無人機為參照,等“黃貂魚”的樣機出現時,大家可能會不約而同慨嘆一句:什么都變了!?